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秋燥来袭,眼睛干涩怎么办?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10-10

  一入秋,眼睛就干涩的人们,除了平时用眼过度,还有一个就是受到天时的影响了。秋高气爽,天干物燥,眼睛顺应四时的变化,也会出现干涩、发痒、甚至迎风流泪、视物眼花的问题。那么在秋天,眼睛干涩应该怎么办?

  秋燥来袭,你的眼睛还好吗?


  1、秋燥当令:眼涩、鼻干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因此,自然界四气五运的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秋季在五气中属燥邪,大自然整体表现为偏燥,如气候变得干燥,空气中水分变少,雨水逐渐减少,人类身体顺应四时四气的变化,会出现偏燥的改变。


  表现在皮肤则干燥、起皮、发痒,表现在鼻子干燥甚至流鼻血,表现在眼睛则眼眶内干涩、发痒,总忍不住摸摸揉一揉才能缓解这些不适感。


  2、燥邪伤肺:眼睛发干、发痒


  秋季于五脏中,对应于肺脏,肺与秋气相通应。


  肺为娇脏,且居于高位,与外界相通,容易被外邪所受伤,秋季为燥邪当令,肺容易被燥邪所伤。


  肺脏又主行水,通过宣发运动将传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布散至头面诸窍以濡润,向下布散至各个脏腑官窍。


  在头面部,眼睛得到精微物质的濡润,眼睛才能长时间保持滋润,瞳仁得养才能正常视物。


  若肺为燥邪所伤,不能充分发挥行水功能,则眼睛能接受到的精微物质便因此减少,最终眼失其职,缺少濡润则发干、发痒;瞳仁失养则视物不清。


  3、肺行水失常:迎风流泪


  肺朝百脉,主治节,将血液经百脉流经与肺,输送至全身脏腑。


  古人提出「眼睛受血而能视」,肺脏受秋季燥所困,不能正常输布精血,眼睛缺少精血滋养,就会出现视物昏花。


  另外肺主治节,肺具有调理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泪液是人体水液的一部分,肺受困则泪液调节失司,当出现迎面风吹时,便不能正常调节眼泪的排泄出现流泪,更有甚者,部分时间,两眼经常泪汪汪,这都是肺部行水失司的表现。


  秋燥如何护眼


  1、多补水


  上多喝水可以直接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咽干等症状,对干眼症同样也有缓解作用,因为水是形成泪液的基础物质。也可以利用开水、茶水、菊花水等的蒸气熏眼,直接给眼睛补水。


  除了直接喝水外,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豆浆,适当饮用蜂蜜,以及各种汤品,都可以补充水分。尤其是山楂、橄榄、柠檬、生梨、柚子、柑橘、黄瓜、莲藕、百合、银耳、枸杞等食物,以及沙参、麦冬、石斛(枫斗)、西洋参等药材,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可以促进机体分泌体液,缓解秋燥,滋润眼睛。


  2、多眨眼


  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0~15次,这是机体为了保持眼睛湿润度而形成的神经反射。因为眨眼这个动作会将泪腺分泌的泪液均匀地“涂抹”在角膜和结膜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泪膜。而这层泪膜通常在15秒左右后破裂,这个时候就会刺激神经反射产生眨眼的动作。朱主任表示,如果眨眼频率过低,泪膜破裂后没有及时补充泪液,结膜和角膜就会变得干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干眼症。


  人在紧张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同样的,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盯着手机、电脑等屏幕时,也容易“忘记”眨眼。所以,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干眼症。为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多眨眼,维持适当的眨眼频率可以缓解、避免眼干。


  3、多运动


  多参加户外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我们的眼睛从长时间的近距离视物中解放出来,增加远距离视物的时间,远近调节可以避免视疲劳。一些球类运动还可以增加眼球各个方向的运动,锻炼眼睛的“小肌肉”,从而促进泪腺分泌,保持泪道通畅。


  还有一种专为眼睛设计的“运动”——眼保健操。可以通过转动眼球、按压眼周穴位等方式,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也能改善干眼症。


  4、少辛辣


  辛辣食物多温燥,会进一步加重秋燥,同样也会加重干眼症。因此,干眼症患者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胡椒、花椒等。


  秋冬季节很多人喜欢进补,如果进补不当也会加重干眼症。比如:体质燥热、容易上火的人,如果食用温阳燥热的食物,就会“火上浇油”,灼伤津液,加重干眼症。所以,这类人群还应少吃羊肉、桂圆、炒瓜子等燥热食物。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0.jpg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5.png

浏览1429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020-3668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