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中秋将至,这五类人应当尽量少吃月饼!
自古以来,赏月和吃月饼便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虽然好吃,但是从中医营养学角度来说,月饼多为“重油重糖”之品,制作程序多有煎炸烘烤,很容易导致上火或者胃肠积滞。那么有哪些人在中秋期间,应该少吃月饼呢?
这五类人尽量少吃月饼
民间有“一口月饼半斤油”的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月饼高油高糖,这是不争的事实。
西安营养学会曾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测量结果显示,50g蛋黄月饼含油脂14g,家里一般的油勺是5g左右的量,也就是说吃一个月饼,就等于喝掉三勺油。月饼油脂这么高,五类人要尤其小心。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肥胖人群:宜少吃月饼,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吃咸味月饼,如榨菜鲜肉月饼。胆固醇偏高者,尽量不要吃蛋黄月饼。肥胖或超重者,要少吃豆沙、枣泥等太甜的月饼。
糖尿病患者:最好忌食月饼,市面上的无糖月饼不等于无糖,包括水果、蔬菜馅的素食月饼,只要外皮含有淀粉,这些碳水化合物就可能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小心。
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者:若吃多了会使胃酸大量分泌,进一步损伤已经被破坏的黏膜,有可能造成胃肠出血;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吃太多月饼,易引起胆囊收缩,使胆汁排出发生障碍,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疼痛,胆结石病人食用过多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为剧烈腹痛,若不及时就诊或可危及生命。
久病初愈患者:身体正处于康复阶段,消化功能仍然较弱,吃月饼时,应以品尝为主,切忌过食。
如何才能健康地选择、食用月饼?
月饼按成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脂肪和糖分极高,比如双黄、莲蓉月饼;另一类是胆固醇偏低,但是糖分很高的月饼,比如五仁月饼、豆沙月饼;还有一种是所谓无糖的月饼,实际上只是不含有蔗糖的成分。
蛋黄类:蛋黄类月饼是月饼界的佼佼者,但此类月饼富含的糖分和热量较高,同时蛋黄的加入又增加了胆固醇的含量。肝胆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远离此类月饼。
五仁类:五仁月饼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月饼之一,其中所含的肥肉、冬瓜仁、花生、黑芝麻、核桃仁、杏仁等坚果营养过于丰富,糖尿病、消化不良的人群不建议食用。
海味类:海味馅月饼以鱼翅月饼和鲍鱼月饼为名,其馅料油脂较高,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碰。
冰皮类:近几年推出的冰皮月饼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此类月饼需在低温的环境中保存,不宜吃冰冷类食品的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豆沙、水果类:制作这两类月饼需要用到大量蔗糖,其含糖量不可小觑,此外,水果类月饼基本上与水果无关,无任何营养价值,糖尿病病人应忌口。
粗粮类:粗粮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健康食品的代名词,于是月饼市场上也出现了粗粮类的月饼,但粗粮类的月饼口感较粗糙,为了掩盖这种口盖,商家会在月饼中加入大量油脂,因此我们反而会吃到更多的脂肪,此类月饼肥胖类人群和“三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
无糖类:无糖类月饼是商家专为糖尿病患者推出的一款月饼,但无糖月饼并非无糖,只是无蔗糖,同时,饼皮和馅料中所含的淀粉食用后也都能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食用前应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