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气温下降,秋季这三个部位不能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09-25

  秋分过后,这几天已经明显进入秋季的天气,气温也有所下降。在民间常常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让我们秋天冻一冻吗?但是在秋天,我们身体有三个部位是不能冻的,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所谓“秋冻”,其实就是防寒锻炼。


  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一般在农历八、九月份),“秋冻”可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使人体抗御寒冷的机能更加稳固,激发身体机能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对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反,如果此时过早穿上棉衣,便无法让身体得到锻炼,不能很好地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但是,少穿点衣服的作用很有限,特别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病原体很容易滋生,因此,秋冻也很有讲究~


  秋季这三个部位不能冻


  1、不冻头防头痛、脑梗、感冒


  和夏天湿润的风相比,秋风干燥且猛烈,所以秋天出汗时不能像夏天一样,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中医认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秋风温度低、湿度低,猛吹额头在带走大量阳气的同时还会使寒邪入侵。这可能会导致头部血管痉挛,引起感冒、偏头痛、血栓脱落,甚至脑梗。


  保暖建议


  ✦入秋后,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更不能用冷水洗头。


  ✦秋天出汗时不能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早晚出门,且风大的时候,可以戴个帽子,防止头部受风。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2、不冻肚防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秋天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还有凉飕飕的风,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身体最容易着凉的地方之一就是腰腹。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都和肚脐受凉有关。肚脐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着凉,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就都找上来了。


  保暖建议


  ✦穿衣服一定不要露肚脐和腰。如果衣服较短,可以穿高腰裤或者高腰裙。


  ✦如果需要早出或者晚归,随身带一件轻便的小开衫,早晚穿。


  ✦大家晚上睡觉,温度再高也要在肚子上盖一条毛巾被,睡衣也尽量盖住肚子。


  ✦如果已经受凉,家里有艾条的可以艾灸神阙穴,没艾条的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再喝点姜糖水。


  3、不冻脚防寒邪入侵、旧病复发


  春捂秋冻,秋冻虽好,但是最不能受冻的就是脚了。秋到此时,早晚温差越来越大,脚离心脏最远,如果还继续穿凉鞋,脚不受冻才怪。


  中医认为,脚为人之根,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


  保暖建议


  ✦秋季天气干燥,穿凉鞋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干燥、皲裂。建议把凉鞋都收起来,或者穿上棉袜。在家的时候也别光脚踩地,特别是瓷砖地,更容易着凉。


  ✦晚上尽量都泡泡脚,可以用姜粉泡脚,解乏、安眠,还能祛寒。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现在开始泡脚,更有助于积攒阳气。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揉揉涌泉穴。涌泉穴是养生要穴,经常按按,能降压、安眠、补肾、暖脚。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0.jpg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5.png

浏览1580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020-3668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