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秋季养生的误区都有哪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08-26

  每个人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特点,就要遵从这种规律,才可以做好健康养生。在秋季养生有很多讲究,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误区。想要在秋季调理好身体,就需要避免这些误区。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介绍下,秋季养生的误区都有哪些。

  秋季,天气开始转凉,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这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就会带来一定的困扰。


  尤其,是很多白领由于工作繁忙并且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就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容易出现咳嗽和感冒等现象,这样对身体的健康是特别不利的。


  如果,我们在工作之余调整饮食,掌握一些养生的常识,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秋季养生误区一:


  “春捂秋冻”强体质。“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但是要因人而异,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患者、慢性肾病、胃病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的适度。


  夏末秋初时节,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秋冻”的最佳时期,适合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使机体自然过渡到冬天,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儿童,以及本身有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有慢性病的人群,由于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遇冷抵抗能力下降、御寒能力较弱,身体很快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诱发宿疾,因此,此类人群应注意气温变化而适当增减衣物,但也不用过早穿的太厚实,适度即可。


  秋季养生误区二:


  “贴秋膘”好过冬。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其原因是在炎热的夏季,食欲欠佳食量少,能量消耗大,到了秋天,天气凉爽,就希望多吃点好东西补身体。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


  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肥甘厚腻之品要少吃,不仅不能“贴秋膘”,反倒要注意减肥,控制体重。对于体重偏低的,可在调理脾胃后适当进补。尤其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胃肠疾病等人群不宜“贴秋膘”,如果确实有气血亏虚的现象,也应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慢慢调理,从而达到体内健康态。


  秋季养生误区三:


  秋季进补多多益善。适当进补有益健康,但不可滥补,不可虚实不分,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秋季养生误区四:


  防止秋燥,多喝白开水。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容易出现口干、鼻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虽然为了健康、美容等推荐每次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会给肾脏带来负担,使身体受到危害。


  我国古代医学家千百年前总结出了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淡盐水,能让体内水分不轻易流失且能维持身体的盐分平衡;而夜晚喝蜂蜜水又可以起到润肺养肺、润肠通便的作用。


  误区五:大量运动无顾忌。秋天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不宜大量运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以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运动后赶到轻松舒适为标准。


  有些人觉得运动量大,身体才能练好,其实不然。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着点。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受伤、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年轻人。


  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宜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比较轻缓的运动。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注意运动前要有5至10分钟的暖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0.jpg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5.png

浏览917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020-3668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