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中药煎煮小常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07-22

  中医中药大多是通过煎煮服用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从煎煮的容器、用水、火候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都有讲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会影响药效。下面就教给大家一些中药的煎药常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中医中药煎煮常识:


  1、正确选用煎煮容器:可选用砂锅、瓦罐、不锈钢锅,忌用铝、铁或锡等金属器具。


  2、药物煎煮前需浸泡:一般中药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约30分钟,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析出,提高煎煮浓度。


  3、煎煮用水要适量:使用自来水或纯净水,第一煎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5厘米(经验方法:用手压住药面,水浸过手背即可);第二煎加水量比第一煎稍减。


  4、正确掌握煎煮火候和煎煮时间: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治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


  5、每剂中药均需煎煮2次,第二煎的煎煮时间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每次煎煮后需趁热滤出药汁,两次煎煮所得的药汁混合后分2次服用或遵医嘱。


  6、部分药物需作特殊煎煮处理:


  ●先煎药:珍珠母、龙骨等贝壳、矿石类药物,因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应先煎煮10~15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材同煎;制附子等含毒性药材,也应先煎1小时,以减低毒性。


  ●后下药:薄荷、荆芥、砂仁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应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时间时,投下此药同煎5-10分钟即可。


  ●焗服药:肉桂、番泻叶等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成分易破坏的药物,用少量开水或刚煎好的药液浸泡,加盖焗10分钟后去渣即可服用。


  ●溶化药:阿胶、鹿角胶等胶质、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为其防止粘锅煮焦,应置于已去渣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溶后服用。


  ●冲服药:麝香、朱砂等贵重或难溶于水的药物,需研成细粉,加入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中冲服。


  ●包煎药:旋复花、蒲黄等带毛或粉末状药材,为防止药液浑浊并减少对咽喉、消化道的刺激,应用纱布袋装好后放入锅中同煎。


  先煎药、后下药、包煎药药在煎煮前均应先行浸泡30分钟。


  7、服药时的“忌口”问题: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正确的煎药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如果不了解药物的特性,一定要在医生开药时问清楚煎煮的时间,次数等要点,尽量避免盲目不规范地煎服中药。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0.jpg

微信图片_20210510111905.png

浏览1340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020-3668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