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挤眉弄眼、爱做鬼脸?要警惕可能患上这种病!
指导医生:张苗苗
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林穗芳教授,擅于将方药同针刺、艾灸等传统中医疗法相结合治疗各科疾病,尤擅消化系统疾病。
◆ ◆ ◆
朗朗妈
医生,我儿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前几天一直咳嗽清嗓子,吃了好多药都没有缓解。这几天还时不时做鬼脸、挤眉弄眼个不停,这是啥情况呀?
张医生
听这描述,看着像是多发性抽动症。最好尽快带孩子过来就诊。
朗朗妈
我儿子疫情期间基本都待在家里,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呀?难治吗?
……
有些家长对抽动症可能不太了解
而最近疫情期间患病率却明显增多
这是为什么呢?
一起跟着张医生来了解一下吧!
1、孩子总是挤眉弄眼?提防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男孩发病多于女孩,尤以春夏季多发。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抽动症为慢性起病,多表现为身体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地收缩或抽动,通常被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的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为眨眼、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表现为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尖叫声、犬吠声、秽语等。
以上这些症状在入睡后往往会消失,情绪紧张时容易加重。而且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因此在患病早期往往不容易诊断,容易误诊为咽喉炎、结膜炎、鼻炎等。因此家长发现孩子有异常抽动行为时,要立马警惕,寻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2、孩子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中医认为,抽动症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情绪失调、饮食所伤等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临床发现,孩子学习紧张、久看电视或久玩游戏、手机等,会使得抽动症的概率大幅增加。
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儿童及青少年多宅在家里,接触电子产品时间长,或长期埋头学习,缺乏户外活动,都是导致近期抽动症患儿明显增多的原因。
一些家长朋友以为此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慢慢的自愈,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一般来说,抽动症患儿不依靠药物治疗是很难治愈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
3、抽动症该如何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抽动症主要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神经外科治疗等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各种神经阻滞剂的应用易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不能静坐、嗜睡、认知迟钝、药源性烦躁不安、焦虑和抑郁等副作用。
而中医在治疗抽动症上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的病机为风痰胶结、肝亢风动,结合疾病不同阶段的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如实证以平肝息风、清心安神、豁痰解郁、解表祛风等为主,虚证以滋肾补脾、养心安神等为主,改善脏腑功能失调状态。
同时结合针灸、物理治疗等进行调治,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抽动症,也可避免长期服用西药氟哌啶醇、硫必利等神经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改善患儿的生活学习质量。
最后提醒:
由于抽动症状较为局限,程度较轻,对日常活动影响少,常易被忽略,多数家长未意识到这是病态,认为是小孩的坏习惯或调皮所致,常责骂、训斥患儿。
也有不少患儿因此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康复。因此,不要随意责骂孩子,应积极就医,以免造成心理障碍。
张苗苗医生的其他热文:
“上热下寒”爱上火?医生教你实用6招,把火引下来!
节日大餐不断,肠胃炎容易找上门!张医生教你这样调治
张医生教你时间管理养生法,跟着做踢走健康的绊脚石
◆ ◆ ◆
更多健康问题
可长按下面二维码
咨询经验丰富的专家医师
也可预约进行面对面的诊疗
↓ ↓ ↓
长按二维码 名医为您解疑答惑
张苗苗医生出诊时间:
金沙洲店:
周一、周四 9:00-18:00
周二、周三、周日 13:00-20: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