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泡枸杞了,夏天中医养生原则你知道吗?
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也是万物吧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夏季生长不仅是五脏,是皮肤、筋膜、肌肉,肢体的“长养”。中医认为,可借夏天机体阳气充沛的时机来调整阴阳平衡,使一些旧疾得以恢复和改善。那么中医夏季养生是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中医夏季养生四大原则
1、清饮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而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应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粗粮以及鱼、鸡肉、豆类、小米、山楂、杨梅、香瓜等。少食动物内脏、肥肉、含盐量偏高的食物。白天宜食葱姜少许,以养阳气。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葱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新陈代谢旺盛,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夜晚食粥,既可生津止渴,又可养护脾胃。另外,晚饭还可少饮龟龄集酒、葡萄酒等,可畅通气血,助睡眠。
2、慢运动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3、慎起居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应晚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同时,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类疾病的发生。
4、调情志
立夏时节天气渐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通泄自如,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平时可做鱼腥草拌莴笋、桂圆粥等清心药膳。
立夏气温逐渐升高,大家要注意少做剧烈运动,养成午睡习惯、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养好心。
夏季饮食养生
夏季是一年之中温度最高的季节,中医以五行中的“火”来概括夏季气候特点。夏季暑热当令,暑热容易伤津液,暑热多夹湿,这时候就要学会吃苦食。苦瓜是夏季餐桌常见食物,性寒味苦,是夏季理想的清暑食物。
推荐苦瓜和柠檬、金桔搭配榨汁喝,有利于夏季健脾、化痰、祛湿、开胃。但有胃病的人要注意少喝这种酸性的饮料。
夏季食苦有助于泻心火帮助睡眠,然而苦味食物在吃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量,吃的太多会损伤脾胃阳气,引起恶心、呕吐、胃肠不适。
夏季养生注意事项
1.不能过于寒凉,尤其是少吃冰凉的饮料,寒性的汤,以及对着空调吹,长时间呆在寒凉的室内。
2.不能过于发散,不能过度吃生姜,大蒜,辣椒等温热之品。
3.不能长期静止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