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指的是什么?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又知道中医四诊指的是什么吗?中医四诊是中医的基本诊断手法,主要是分为:望、闻、问、切。那么它们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医四诊:望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故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贫血、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故与肺相关。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
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的情况,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
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
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与饮食和心情都有关。有些心脏疾病还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
中医四诊:闻
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健康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在情绪不同时发声也有不同,怒时发声忿厉而急,悲哀则发声悲惨而断续,但这些都属正常。发声异常在患病时,若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多属实证、热证。若感受风、寒、湿诸邪,声音常兼重浊。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多属虚证、寒证或邪去正伤之证。一般来说,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者,多属虚证;语声高亢有力者多属实证。呼吸异常与咳嗽是肺病常见的症状。肺主呼吸,肺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不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当外邪侵袭或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就会使肺气不利而出现呼吸异常和咳嗽。
中医四诊:问
问诊是指中医采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现在症状、治疗经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询问的项目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等),主诉(病人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或最主要症状),现病史(当前症状的开始时间,诱因,部位,持续时间等),既往史,系统回顾,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
十问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久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中医四诊:切
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
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相当于72~80次。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等组成,与心搏排出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末稍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在我国古代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医学宝典,曾经成就了例如扁鹊等医学大家,也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虽然的时代西医鼎盛,我们也绝不应忘记老祖宗们留下的瑰宝,并将之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