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示范 | 冬至过后记住4个养生法,来年开春身体好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民间从冬至起进入“数九寒天”,即从冬至算起,九天为一单元,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冬天就过去了。
与夏至相反,冬至是一年中至阴之日。中医理论中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说法,即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是自然界阴阳更替的重要日子,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
因此,冬至后人体内阳气开始蓬勃升发,中医认为只有人体内阳气充足,才能祛病延年。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四肢无力,头晕欲厥,对健康不利。
另外,一阳初生,是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之时,在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能帮助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为次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季节的特点进行养生?又该如何养藏阳气、增强体质?
冬至过后,并不建议过食温热,应以平补精气为主。因为此时过度温补,易致来年春季阳气上升太过而生风化热!
过扰阳气,来年则易发过敏、感冒、发热,甚至肝阳上亢而中风等病。以平为期,辨证而补,才是中医精髓。
另外要注意,所有的滋补方法都应避开外感病时期,以免导致外邪内陷等严重问题喔。
动则生阳,坚持锻炼能抵御风寒,但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动中求静。
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避免出汗过多,伤阴扰阳,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也更好。
站桩和静坐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养心安神。每天起床后,对着晨起的微风静静地站一会桩,给自己一个安定平和的早上;晚上睡前也盘腿静坐一会儿,全身放松,呼吸均匀(最好使用腹式呼吸)。这样坚持下来,慢慢地把沉重的压力卸下,比吃什么补药都管用。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
通过搓手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
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
刺激位于虎口的合谷穴,能清热解表,对牙痛、咽痛、头痛、腹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方法:双手相互交叠,从虎口接合,两手用力握紧,再互相摩擦搓热,两手交替进行。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黄帝内经·素问》写道“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意思是人体的其他脏腑正常功能,都与胆气的升发息息相关。敲胆经能直接刺激胆汁的分泌,使人体能够生产足够的造血材料,血气便能逐渐上升。
▍方法:握空拳,从胯开始,沿着裤缝线,一直敲到膝盖侧面的地方,主要敲打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侧50-100次。
专家提醒:敲打胆经虽然能增气血,但这只是治标的方法,肺和胆的问题必需等到身体的血气足够多才能完全解决,这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因此,最好长期坚持敲打胆经。
①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就是人体的“生命之门”,是肾阳藏身的地方,有温肾助阳之功。
▍方法:
1.将两手掌搓热,快速用掌心擦命门,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俞,集中精神,把意念放在命门,每天锻炼10分钟。
(▲此为示范图,不要隔衣进行)
2.也可艾灸命门,点燃艾条,距离穴位2-3厘米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
②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主治作用以补虚为特点,即可温补肾阳,又可滋补肾阴,阴阳双补。
▍方法:
1.利用点穴笔或手指刺激太溪穴,按揉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
2.也可以采用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离穴位2-3厘米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
▍方法: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可适当加入生姜、艾叶等材料,更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暖宫助眠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