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爱上火?医生教你实用6招,把火引下来!
作者:张苗苗
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毕业,师从林穗芳教授,擅长运用中医四诊辨证开方施药,配合针刺、艾灸等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各种脾胃、肝胆疾病及常见内科病症;曾进修学习“中医治疗疑难杂症实战技术”。
现代社会有那么一群人,动不动就“上火”,比如长痘痘、粉刺、牙痛、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等。以为喝点清热解毒的凉茶药膳就能轻松解决,殊不知还是反复发作。
最糟糕的是,在上火的同时,还伴随大便烂、痛经、腰酸脚软、四肢冰凉、甚至性功能异常等诸多虚、寒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上热下寒的表现?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灵枢·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也”。
此即中医“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那么,人体内也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虚下实,阴阳平衡,乃为和谐。
正常人体阴阳平衡,在于三焦畅通,脾胃中轴正常转动。如下图所示,人体脏腑气血运行就像一个完整的太极图,在这个圆运动中:
心属火,心火要往下走,才能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肾属水,水要往上走,才能滋养心火,使心火不亢。也即我们常说的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但正常情况下,火性炎上,是往上走的,水往低处流,是往下沉的,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推动的力量来扭转它,而这个力量就是中焦脾胃的升降运动!
脾胃就像是轮子的中间轴承,中轴正常运转,才能带动轮子转动,这么看来,脾胃强,中焦通,贯通上下,则气血通畅,圆运动回路才能完整。
那么,现在回到文章开头,造成上实下虚的原因是什么?中医认为最常见的病理机制一般有两点:
上文也提到过,脾胃同居中焦,如同身体里的中轴,一旦中轴损坏了,便会影响整个圆运动的运转。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如果脾胃的升降失常、运化失施,湿气积聚中焦,堵塞经络,就会阻挡了上下通行的去路,导致肝气不能升,心火也降不了,只能停在上面,也就出现了“上热”的症状。
如果中轴没有问题,那么就是上面的心火或者下面的肾水惹的祸。我们都知道,心火要下来温肾水,肾水要上去制约心火,才能阴阳平衡。那为什么一个上不去,一个下不来?
这里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一个词——肾虚。肾虚又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如来弄懂它们:
炉上的火比作“肾阳”,锅中的水比作“肾阴”。
有足够的火力,才能使水烧开,形成水蒸气,往上升腾。如果这个火力(肾阳)不足,自然不能鼓动肾水上升,这种情况就是——肾阳虚!
倘若锅中的水不足,那么尽管有多大的火,也是徒劳无功。这种情况就是肾水匮乏——肾阴虚!
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导致了肾水无法上去滋养心火,于是就出现了心火旺的上火表现了!
同理,心火没有心阴的凉润,不能下降,使肾得不到心火温煦,就会在下出现寒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上不去,一个下不来的原因了!
当然,除了这两大常见的原因外,还有“肝经逆乱”、“阴寒过盛压制肾阳”等原因都会造成上实下虚的问题,这里不一一论述,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向张医生提问。
▍上实的症状:多表现为头、颈、肩和胸部的紧、硬、胀、绷等实证症状。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反复长痘、粉刺、口腔溃疡、牙痛、咽喉不适等,还有烦躁易怒、吃热性食物就难受,晚上睡眠不好,多梦易醒,偏头痛、头昏脑胀、健忘、记忆力下降等。
▍下虚的症状:多表现为腰、腹、腿、足虚软、疲弱等虚症状。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大便烂、痛经、腰酸脚软、四肢冰凉等;女性宫寒、月经不调;男性性功能下降、前列腺问题;中老年人腰酸腿软等。
第一 贪凉饮冷,一时爽成千古恨。室内有空调,胃内有冷饮,大量寒湿侵袭体内,肾阳渐虚。
第二 饮食失节,运动匮乏。过分应酬,吃喝无度,损伤脾胃,中焦不通,运化失常。
第三 忧思过度,房事不节。在现代高压力、高竞争的大环境下,精神情志致病率愈发增高,忧思劳碌,暗耗精血,肾阴亏损,不能上济心火。
上实下虚的人,如一味清泄上实用凉药,则损伤脾胃,使中焦阻塞,反而会加重下寒;反之,如一味温补下虚用热药,反而加重上火症状。
想要恢复正常,关键要保持中焦通畅,把上面的“火”拉下来,即引火归元。日常我们可以这么做:
宜春捂秋不冻,随四时季节、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莫不可“要风度,不要温度”,特别注意腹部及脚踝部位的保暖。
平素多以平性食物为主,少食煎炸、烧烤食物,无论冬夏均应避免寒凉、生冷食物。
避免居处阴冷潮湿,注意房屋通风换气;保持衣物被褥清洁干燥;睡前可适当热水沐足,温阳通络;尽可能早睡,避免熬夜;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动生阳,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升阳驱寒,疏通气血。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功效。针对上实下虚的情况,我们艾灸可分三大步:
腹部:艾灸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下肢:三阴交、足三里;
必不可少的最后一步:足底涌泉穴!共达温通中焦,引火下行之效。
针对上实下虚体质,除注意以上日常调护外,另可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开方施药。